21点到3点具有冬天闭藏的特点。入夜阴气渐盛,阳气由收转藏。21点后不宜外出锻炼,尤其是冬季,阳气收敛入里,暴露在寒夜肃杀之气中有害健康。子夜阴极转阳,即《易经》所谓“潜龙勿用”之际,是睡眠良辰。此前应及早入眠,以养精蓄锐。至凌晨,阴气始衰,阳气方萌。现代人夜生活丰富,熬夜者易损阳伤阴,亦有剧烈运动大汗淋漓者,易导致津液外出,与自然规律相悖,均有损身体健康。
亥时当令的三焦经有通百脉、主持元气、疏通水道等作用,它与西医所说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相对应。上焦有甲状腺,中焦有胰腺,下焦有肾上腺,这都是人基本能量生化的腺体。此刻宜清静无为,返观内视,凝心安神,忌大喜大悲,尽量避免发怒或与人争吵。亥时在古代亦被称为“人定”之时。之所以强调亥时应入眠并于23点前进入深睡眠状态,是因为21点对应初冬,23点则属严冬,若此时不睡,阳气不收,便犹如在冰天雪地身穿单衣。当阳气耗损,各种邪气便会趁虚而入,导致疾病。
人一旦安静躺下,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便会降低,呼吸、心率等生理参数随之下降,逐步进入深层睡眠。表面上看,全身处于休眠状态,其实此时机体正积极修复白天劳损的组织。若未入睡,机体就无法休养生息,积蓄力量。亥时入眠,百脉皆得滋养,可大补元气,提升免疫力。故世间百岁老人,虽各有妙法,但共同点都是早睡。在春夏二季可以睡得稍晚。
古人把子时之初的23点界定为新一天的开始,对应冬至,阴气至极而阳始生。此刻亟需深睡,以养护初生的阳气。子时胆经当令,在子时前入眠,有利于胆汁代谢顺畅,推陈出新。中医有“十一脏腑取决于胆”之说,胆气一虚,各脏腑功能便纷纷下降。此时睡好,才能胆清脑聪。熬夜者感觉此时精神,系阳气生发所致,长期如此透支会阴阳双损。
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云:“人卧,血归于肝。”王冰注曰:“肝藏血,心行之,人动则血运于诸经,人静则血归于肝脏,何者?肝主血海故也。”可见丑时宜进入熟睡状态,让肝主藏血、酝酿新血等功能充分发挥。如未入睡,肝此时段还在耗能支撑人体活动,就难以完成新陈代谢的任务。阴虚火旺者此时沉睡,则有补阴降火之效。滋阴潜阳,无扰乎阳,才能为阳气蓄养势能。
12时辰是完整体现天地阴阳之气消长的最小周期,也是便于计时养生的基本单位。需要注意的是,计算生辰和安排作息,皆应以当地时间为准。人体变化节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吻合,方可借天地正气补人体元气,使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我们应该了解并遵循天、地、人三才的关系法则,否则疾患乃生。《内经》云:“谨道如法,长有天命。”如此规划时间和安排生活,会让身体更健壮,心情更舒畅,事业更顺遂。
中医养生理念讲求道法自然,认为人应亲近自然、回归传统,使生命活动与天时相应,与自然规律相合。调好身体的子午时钟,让饮食起居如同用药一样有学问。如此,与时俱进,与道同行,“天人合一”就不是远在天边的中医理论,而是自身的健康生活方式。